<blockquote id="weqoq"></blockquote>
<tr id="weqoq"><code id="weqoq"></code></tr>
  • <tr id="weqoq"><code id="weqoq"></code></tr>
  • <legend id="weqoq"></legend>
  • <center id="weqoq"><sup id="weqoq"></sup></center>
  • <legend id="weqoq"><input id="weqoq"></input></legend>
  • 法律图书馆

  • 新法规速递

  • 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1. 【颁布时间】2011-6-23
    2. 【标题】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3. 【发文号】卫妇社发〔2011〕56号
    4. 【失效时间】
    5. 【颁布单位】卫生部
    6. 【法规来源】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fybjysqwss/s3581/201107/52320.htm

    7. 【法规全文】

     

    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一)对无高危因素的孕产妇严格执行助产技术规程,实施消毒接生。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对出现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及时报告和转运。

    (二)提供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等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三)督促孕产妇住院分娩,动员有特殊情况者提前住院待产。

    (四)必须做到接生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单据,准确及时填写《孕产期保健手册》中的孕期保健、分娩及产后访视信息。

    (五)协助做好辖区内的产后访视。

    (六)协助做好辖区内妇幼保健相关信息的收集及上报工作。

    二、家庭接生基本条件

    (一)选择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清洁卫生的房间作为分娩场所。

    (二)应备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胎心听诊器(听筒)、骨盆测量器、皮尺、氧气袋、注射器、输液器、导尿管、棉棒、毛刷、消毒产包、必需药品及碘制剂、酒精等消毒液。

    (三)使用由乡镇卫生院提供的消毒产包,或按照消毒常规自行消毒的产包,做到一人一包一消毒。保证使用的产包在消毒有效期内。

    产包应符合规格,包括:大产单1个、大孔巾1个、裤腿1对、接生巾3~4块、隔离衣1件、外包皮1个、纱布5~7块、脐带卷2个、脐敷料1块、橡皮手套、口罩、帽子;器械类:弯盘(碗)2个、集血器、血管钳2把、剪刀1把、吸痰管1根、导尿管1-2根、持针器、圆针、皮针、肠线、丝线等。

    (四)应备药品:缩宫素、米索前列醇、可拉明、肾上腺素、25%硫酸镁、地西泮(安定)、10%葡萄糖酸钙、庆大霉素、甲硝唑、林格氏液、生理盐水、四环素眼药膏。

    (五)其他必备的物品:手巾、肥皂、脸盆、防水布等(可由产妇家自备)。

    三、家庭接生服务要求

    (一)接生前。

    1.询问病史,查看产妇的《孕产期保健手册》,了解本次妊娠的经过及保健情况,了解既往疾病史及生育史。

    2.体格检查,了解一般状态,观察有无贫血貌,测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听心肺。

    3.产科检查:测量宫高及腹围,听胎心,检查胎位与胎先露入盆情况,估计胎儿体重,进行骨盆外测量。进行阴道检查了解宫口开大、胎先露下降、胎方位及骨盆内径等情况。

    4.评估危险因素。

    (1)产妇危险因素:有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有无不良妊娠史(如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史)、骨盆异常等。

    (2)胎儿危险因素:有无胎心异常、胎儿过大、双胎、胎位异常等。

    (3)产程进展情况。

    (4)是否有需要转诊的异常情况。

    (二)接生时。

    1.严密观察并记录产妇、胎儿情况,以及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娩出前禁用宫缩剂(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接生时做到“四消毒”,包括:接生者的手和手臂、产包、产妇外阴、新生儿脐带。

    3.应当正确助产,防止软产道损伤、新生儿产伤。

    4.胎儿娩出后应当立即采用集血器开始收集和测量出血量,及时应用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

    5.胎儿娩出后立即评估新生儿有无窒息。

    6.正确助娩胎盘,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及时发现胎盘胎膜残留。

    (三)接生后。

    1.产后观察2-4小时,如无异常方可离去。

    2.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观察其子宫收缩、阴道出血、膀胱充盈等情况。

    3.监测新生儿呼吸、心率,观察皮肤颜色及其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4.认真记录分娩过程。

    (四)转诊。

    1.需要转诊的情况。

    (1)既往患有心血管、肝脏、肾脏、内分泌等疾病,以及有异常妊娠或分娩史者。

    (2)此次妊娠发生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况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羊水过少、妊娠过期、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位不正、骨盆明显狭窄或畸形等。

    (3)产程中出现产程延长、产程停滞、胎心异常等。

    (4)产后阴道出血大于200毫升并仍有继续出血倾向;有胎盘滞留、胎盘残留、软产道严重裂伤等情况。

    (5)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心率≥收缩压)者。

    (6)新生儿窒息初步复苏无效。

    2.转诊前处理。

    (1)利用急诊急救转诊网络,及时和本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系,争取转诊与会诊时间。

    (2)根据不同情况,在转诊前给予必要处理与抢救,并携带相应物品(血压计、听诊器、产包、氧气袋等)与药品(缩宫素、硫酸镁、扩容剂等),以备途中使用。

    3.转诊注意事项。

    (1)接生人员应当护送孕产妇转诊。

    (2)在转送途中,应当做好病情评估、监测与记录。密切监测孕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及胎婴儿情况、治疗及用药情况,根据病情给予适当处理和治疗,并作好相关记录。



    附件2

    孕产期保健工作评价指标



    一、保健服务指标

    (一)孕期建卡率。

    (二)产前检查率。

    (三)孕早期检查率。

    (四)≥5次产前检查率(其中孕早期1次、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别至少2次)。

    (五)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率。

    (六)艾滋病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七)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获得规范抗病毒治疗的比例。

    (八)孕产妇梅毒检测率。

    (九)梅毒感染孕产妇获得规范治疗的比例。

    (十)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率。

    (十一)产前筛查率。

    (十二)产前诊断率。

    (十三)产后访视率。

    (十四)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十五)住院分娩率。

    (十六)剖宫产率。


    (十七)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

    (十八)新法接生率。

    (十九)高危产妇比例。

    (二十)高危产妇管理率。

    (二十一)高危产妇住院分娩率。

    (二十二)住院分娩的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二十三)住院分娩的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

    二、健康指标

    (一)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二)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三)孕产妇梅毒感染率。

    (四)孕产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

    (五)孕产妇死亡率。

    (六)孕产妇死于产科出血的比例。

    (七)孕产妇死于产褥感染的比例。

    (八)产妇死于妊娠高血压的比例。

    (九)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十)早期新生儿死亡率。

    (十一)围产儿死亡率。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十三)新生儿破伤风死亡率。

    (十四)出生窒息死亡率。

    (十五)出生缺陷发生率。

    卫生部关于印发《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通知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上一页  

    ====================================
    免责声明:
    本站(law-lib.com)法规文件均转载自:
    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
    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
    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
    客服:0571-88312697更多联系
    ====================================

    中央颁布单位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图书馆

    .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