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黄浦行初字第153号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2014-5-12)
(2014)黄浦行初字第153号
原告刘成春。
被告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陈永亮。
委托代理人朱群华。
委托代理人杨帆。
原告刘成春诉被告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不服政府信息公开告知行政行为一案,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2014年3月31日立案受理后,在法定期限内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4年4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刘成春,被告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托代理人朱群华、杨帆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13年12月30日,被告作出黄发改(2013)第12号-不告《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告知原告,原告要求获取“钱宏同志获得最高学历具体情况(包括具体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及考试成绩等证明其学历证书真实性的相关信息)”的申请,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指的政府信息,故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之规定,答复原告。
原告诉称:原告为促进依法行政,向被告提出申请获取“钱宏同志获得最高学历具体情况(包括具体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及考试成绩等证明其学历证书真实性的相关信息)”,被告答复称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的政府信息,且不予公开给原告,明显违法,因此,请求法院撤销被告作出黄发改(2013)第12号-不告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行政行为。
被告辩称:原告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涉及被告人事管理内容,属于被告内部管理信息,依法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的政府信息。因此,被告作出的被诉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法院予以维持。
本院经审理查明本案事实如下:2013年12月12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要求公开“钱宏同志获得最高学历具体情况(包括具体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及考试成绩等证明其学历证书真实性的相关信息)”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被告于2013年12月13日受理。嗣后,被告经审查认为,原告申请获取的政府信息涉及被告领导干部的人事管理内容,属于内部管理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指的应予以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宜公开。2013年12月30日,被告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第二十一条第(二)项规定,作出黄发改(2013)第12号-不告《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告知原告,其申请获取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指的应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并制作书面的《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送达原告。原告收悉后不服,诉至本院。
以上事实,有原、被告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政府信息不予公开告知书》,被告提交的《信封》、《收件回执》、送达回证、《情况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证据和依据以及当事人的庭审陈述为证。
本院认为:被告具有对向其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进行处理的行政职权。被告收到原告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在法定的期限内作出被诉政府信息公开答复,行政程序合法。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中制作或获取的信息属于政府信息。本案中,原告申请获取的被告单位工作人员的相关最高学历信息属于被告进行对内的人事管理中制作或获取的信息,被告认定其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条所指的应予以公开的政府信息,并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答复原告,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综上,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依法应予以驳回。据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刘成春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原告已预交),由原告刘成春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递交上诉状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洪 伟
审 判 员 訾莉娜
人民陪审员 肖 阳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二日
书 记 员 钱 方
===================================================
声明:
本站收录的二十万件裁判文书均来自法院官方网站公开信息,
本站裁判文书栏目不会接受任何个人或企业提供的裁判文书。
如您认为内容涉及个人或企业隐私,要求修改或删除的,
请将网址发邮件至:

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和您联系妥善处理
===================================================